首页

中学生丝足

时间:2025-05-29 14:52:38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99819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国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升至111.7 创16个月来最高值

宁波10月3日电 (张斌 张晓曦 吴黛黛)换装体验、跟着NPC(路人角色)巡游、徜徉在明清时期的民居小巷、跟着快闪一起载歌载舞、看越剧赏书法听诗歌朗诵……

华泰证券将推出“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

会议强调,要加强履约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发挥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部省履约联动机制,加强禁化武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前瞻性、储备性研究,做到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不断提升履约工作水平。

学习原声|复兴的信心

今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已签约荣盛、埃顿、飞利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7个外资项目,总投资额约72亿元。新注册外资企业37家,同比增长362.5%。

海南省委巡视组原副组长吴杰被开除党籍

——双方同意落实好两国卫生部门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卫生合作协议,不断提升卫生保健、传染病防控、传统及现代医学、医护人员培养等领域合作水平,开展更多姐妹医院建设,鼓励加强医疗设备和药品生产合作,共护两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兰州车辆段:每日检修列车上百列 保障国庆假期列车安全运行

南昌5月16日电 (记者 李韵涵)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丹漆海昏—汉代海昏侯国漆器展”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全新开展,展出文物90余件(套),其中新修复漆木器17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